近期活動
馬國鳳主任-鑽井深入斷層探索三維地震現象-於Temblor發表科普文章
Drilling into a fault to capture 3D earthquake behavior POSTED ON MAY...「2022 E-DREaM & Sinotech 聯合暑期大專產學合作實習」 錄取公告
實習者錄取名單如下: 「2022 E-DREaM & Sinotech 聯合暑期大專產學合作實習」錄取公告「2022 E-DREaM暑期實習計畫」錄取公告
實習者錄取名單如下: 「2022 E-DREaM暑期實習計畫」錄取公告鏡新聞專訪2-花蓮米崙斷層、鑽井觀測地震研究
2018年2月6日,花蓮發生規模6.2強震,開啟米崙斷層研究契機。 中研院與中央大學研究團隊在花蓮米崙斷層進行鑽井、鑽取斷層岩心、跨斷層井下光纖地震研究與其他相關研究主題, 了解斷層帶的秘密並為未來研究斷層行為提供更多科學數據。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LIY-XYMZlbk 花蓮米崙斷層超不安分 50年內錯動機率達八成|中央大學地底鑽井觀測 能揪出前兆嗎?|311地震後 日將再發生超級地震?|全球聊天室 #鏡新聞馬國鳳主任受鏡新聞邀請之專訪-地震、海嘯與重返921現場
本研究中心馬國鳳主任受鏡新聞劉宸希記者專訪精彩影片。 台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,受板塊運動的行為影響,發生海溝型地震與引發海嘯衝擊的可能性、海嘯警報系統該如何迅速因應警示等相關討論。 921地震已逾20年,重返現場,直擊車籠埔斷層錯動!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PAULaXUq9LQ 陳文山:花東外海隱沒帶 龐大地震能量累積中|專訪馬國鳳「改寫世界地震理論」的科學家|重返九二一現場 直擊車籠埔斷層威力|全球聊天室
科普推廣
Drilling into a fault to capture 3D earthquake behavior
To know what happens to a fault during an earthquake, we need to have our eyes on it. A new drilling project gets instruments as close as possible to the source of a future earthquake in Taiwan.
玉里地震以及它的警示
玉里地震的特性與過去的地震活動相近,而未來鄰近區域有發生大地震的可能性。
Magnitude-6.6 earthquake warns east-central Taiwan of shaking potential
The pattern of recent earthquakes in the area indicated this event was likely, and an even larger quake is possible in the future.
新的一年北台灣的地動山搖
1 月 3 日台灣東部外海規模 6.0 的地震撼動了台北市區,但靠近震央的城市只有感覺到輕微的震動。
Northern Taiwan starts the new year with a jolt
An offshore magnitude-6.0 earthquake on January 3 rattled the Taipei metropolitan area, but cities closer to the epicenter felt only light shaking.
近期演講
Dr. Byung-Dal So 韓國KNU江原大學來訪演講
The buckling structure and reactivation of faults along eastern margin...詹忠翰博士 7/29 AOGS展覽區 展示演說中心服務
時間:2019/07/29 19:30-20:00地點:新加坡國際會議展覽中心 展覽區講者:Chung-Han CHAN ( Earthquake-...香港中文大學地震實驗室 楊宏峰副教授 6/24演講
演講題目:Earthquake rupture dependence on hypocentral location along the subduction megathrust...吳泓昱博士【科技部民生公共物聯網資料應用競賽】演講
吳泓昱博士將擔任本次議題工作坊地震領域的講師,利用自身在地震學界的專業,協助青年團隊克服先備知識或科技知識上的不足,讓這些優秀的想法能夠不受條件限制的被實現。[POP 搶先爆] 孫大千專訪 – 馬國鳳、何佩玲
Play Video
訪問學者
德國地球科學研究中心(GFZ) 學者 Dr. Danijel Schorlemmer 來訪交流
Dr. Danijel Schorlemmer 網頁連結: https://www.gfz-potsdam.de/en/staff/danijel-schorlemmer/sec26/奧克蘭大學教授 Peter Malin 花蓮野外地質探訪
2019.03.28 – 04.05 邀請奧克蘭大學教授Peter E. Malin來台。由中央大學榮譽教授 王乾盈 與中心團隊的陪同下,進行了兩天一夜的花蓮野外地質與地震測站探訪。過程中激盪出許多寶貴的討論與交流。 Peter Malin...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詹忠翰研究員 來訪交流
詹忠瀚個人網頁: https://earthobservatory.sg/people/chan-chung-h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