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活動

  • Slow to Fast Earthquake Workshop 參訪米崙斷層鑽井及監測計畫(MiDAS)場址

    馬國鳳主任與參訪來賓及全體伙伴合影
  • 2023年「國立中央大學地震災害鏈風險評估及管理研究中心」國際聯合誠徵暑期大專實習生數名

    為培育未來優秀人才,同時提升學生資訊與科學研究應用能力,由「國立中央大學地震災害鏈風險評估及管理研究中心」、「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」、「美國柏克萊加利福尼亞大學」於今年暑假聯合招聘數名大專實習生,歡迎有興趣同學報名參加。實習課題:細節詳見附錄一實習時間:2023年7月1日起至2023年8月31日(視暑假起訖時間調整)實習地點: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薪資待遇:月薪25,000元 x 2個月應聘條件:公、私立大學在學學生應備資料:1.個人申請表(如附錄二) 2.大學歷年成績單報名時間:即日起至4/9(日)止錄取通知:將於4月底起各別通知應聘方式:請將應備資料寄至hsini@e-dream.tw (林小姐);     主旨請註明「應徵2023 E-DREaM國際聯合暑期實習」聯絡電話:(03)426-2419 附錄一 課題說明附錄二 個人申請表(E-DREaM&IES)
  • TVBS採訪-強震反思…台北若六級地震恐倒4000房 老屋耐震能力引發質疑|7.8強震浩劫送愛到土敘

    土耳其強震讓人反思,若發生在台灣,建築物的抗震能力足以因應嗎?專家表示,台灣每30年就會出現一次規模7以上強震,此外,中央大學地震風險管理中心蒐集相關數據,顯示從現在到未來的30年內,一定會發生6.5以上的地震,全台超過40年的老屋,占了34%,耐震能力被打上一個問號。https://youtu.be/hdK9kWtxM-w 本中心詹忠翰副主任接受TVBS採訪 本中心謝銘哲副研究員接受TVBS採訪 完整原文連結:強震反思...台北若六級地震恐倒4000房 老屋耐震能力引發質疑|7.8強震浩劫送愛到土敘|TVBS新聞
  • 2023年「E-DREaM中心春酒餐敘」

    本次E-DREaM中心春酒餐敘於水悅莊園餐廳舉辦,餐後馬國鳳主任與來賓以及全體同仁合影
  • ETtoday新聞雲採訪-台灣強震機率曝光!專家示警4大地震帶「南部要提高警覺」

    ▲土耳其和敘利亞邊界發生規模7.8強震,死亡人數已經超過3.6萬人。(圖/路透) 土耳其和敘利亞邊界本月6日發生芮氏規模7.8強震,截至今(14日)為止,死亡人數已超過3.6萬人,損失恐達2.5兆台幣,由於台灣同樣位於菲律賓海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交界處,過去更發生過921強震等大型地震而重創台灣,民眾不免擔心台灣何時還會再發生強震。 本中心詹忠翰副主任接受ETtoday新聞雲採訪表示,台灣地震本來就多,目前比較要注意的是「台南與嘉義六甲斷層、花東縱谷斷層、花蓮外海隱沒帶、北部山腳斷層」等四大地震帶,其中又以六甲斷層與附近的中洲構造要特別留意。 另外根據研究團隊在2020年發表的活動斷層發生機率圖,六甲斷層未來20年發生規模6.9地震為16%,中洲構造為18%,時間拉長機率就增加,預估未來30年發生6.9地震機率,六甲斷層提升為23%,中洲構造則有26%,加上中洲構造就在南科附近,尤其要注意。 ▲花東是專家提醒要注意的地震帶,圖為去年918地震造成高寮大橋倒塌。(圖/記者林振民攝) 其次要注意的是花東縱谷斷層系統,詹副主任指出,花東地區經常發生地震,從花蓮市外海到台東市外海,有米崙斷層與花東縱谷斷層系統,從北到南綿延超過100公里,整條斷層系統都可能發生地震,2018年時的花蓮地震,去年9月的台東地震,都是上述斷層系統造成,所以綜觀整條花東縱谷斷層,發生6.9地震機率為34%。 詹副主任進一步表示,第三個要注意的花蓮外海隱沒帶,而日本的311地震就是隱沒帶造成,在東部外海也有一條隱沒帶,往北延伸到琉球附近,從歷史資料分析,這條隱沒帶地震周期大概是每百年一次,由於上次強震已是百年前,推估可能發生規模8以上地震,但發生機率部分則還要再研究。 至於在北部的山腳斷層部分,詹副主任表示,未來20年發生規模6.9地震的機率僅有3%,雖然比起上述3個地震帶機率偏低,但會點名山腳斷層,是因該斷層位於台北都會區,人口密集,一旦斷層完全斷裂,可能發生規模7地震,產生影響會非常、非常大,同樣要注意。 北部特別是大台北地區,在未來幾年發生的強震機率偏低,詹副主任坦言,這樣的說法並沒有錯,但機率小並不代表不會發生,特別是北部也有一個山腳斷層,雖然現階段推測發生地震的機率為3%,另外大台北地區底下也有一個隱沒帶,台北是首都生活圈,若真的發生強震,損害的程度恐怕不亞於其他地區。 完整原文連結:ETtoday新聞雲-台灣強震機率曝光!專家示警4大地震帶「南部要提高警覺」

科普推廣

台灣雙地震似乎引發了建築物倒塌的「殺手脈衝」

這次的地震震動程度比2500年回歸週期預期的還要大。前震可能留下了主震即將來臨的預兆。

Taiwan’s double earthquake may have launched a ‘killer pulse’

The shaking from the magnitude-6.8 mainshock was larger than expected in 2500 years. The foreshock may have left a seismic warning that another quake was coming.

Drilling into a fault to capture 3D earthquake behavior

To know what happens to a fault during an earthquake, we need to have our eyes on it. A new drilling project gets instruments as close as possible to the source of a future earthquake in Taiwan.

玉里地震以及它的警示

玉里地震的特性與過去的地震活動相近,而未來鄰近區域有發生大地震的可能性。

Magnitude-6.6 earthquake warns east-central Taiwan of shaking potential

The pattern of recent earthquakes in the area indicated this event was likely, and an even larger quake is possible in the future.

新的一年北台灣的地動山搖

1 月 3 日台灣東部外海規模 6.0 的地震撼動了台北市區,但靠近震央的城市只有感覺到輕微的震動。

Northern Taiwan starts the new year with a jolt

An offshore magnitude-6.0 earthquake on January 3 rattled the Taipei metropolitan area, but cities closer to the epicenter felt only light shaking.

近期演講

訪問學者

研究推廣